冷卻水處理要解決(jue) 的個(ge) 問題是循環冷卻水係統中的沉積物。
循環冷卻水係統在運行的過程中,會(hui) 有各種物質趁機在換熱器的傳(chuan) 熱管表麵。這些物質統稱為(wei) 沉積物。它們(men) 主要由水垢、淤泥、腐蝕產(chan) 物、生物沉積物構成。
通常,人們(men) 把淤泥、腐蝕產(chan) 物和生物沉積物三者統稱為(wei) 汙垢。
1
水垢
天然水中溶解有各種鹽類,如重碳酸鹽、硫酸鹽、氯化物、矽酸鹽等。其中以溶解的重碳酸鹽如碳酸氫鈣、碳酸氫鎂為(wei) 多,也不穩定,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鹽。
大多數情況下,換熱器傳(chuan) 熱表麵上形成的水垢是以碳酸鈣為(wei) 主的,這是因為(wei) 硫酸鈣的溶解度遠遠大於(yu) 碳酸鈣。
2
汙垢
汙垢一般是由顆粒細小的泥沙、塵土、不溶性鹽類的泥狀物、膠狀氫氧化物、雜物碎屑、腐蝕產(chan) 物、油汙、特別是菌藻的屍體(ti) 及其粘性分泌物等組成。
由於(yu) 這種汙垢體(ti) 積較大、質地疏鬆稀軟,故又稱為(wei) 軟垢。它們(men) 是引起垢下腐蝕的主要原因,也是某些細菌如厭氧菌生存和繁殖的溫床。當防腐措施不當時,換熱器的換熱管表麵經常會(hui) 有鏽瘤附著,其外殼堅硬,但內(nei) 部疏鬆多空,而且分布不均。它們(men) 常與(yu) 水垢、微生物粘泥等一起沉積在換熱器的傳(chuan) 熱表麵。這類鏽瘤狀腐蝕產(chan) 物形成的沉積物,除了影響傳(chuan) 熱外,更嚴(yan) 重的是將助長某些細菌和鐵細菌的繁殖,終導致管壁腐蝕穿孔而泄露。
3
水垢的控製方法
01
離子交換樹脂法
讓水通過離子交換樹脂,將鈣離子、鎂離子從(cong) 水中置換出來並結合在樹脂上,達到從(cong) 水中除去鈣離子和鎂離子的目的。
用離子交換法軟化補充水,成本較高。因此隻有補充水量較小的循環冷卻水係統間或采用之。
02
石灰軟化法
補充水未進入循環冷卻水係統前,在預處理時就投加適當的石灰,讓水中的碳酸氫鈣與(yu) 石灰在澄清池中預先反應,生成碳酸鈣沉澱析出,從(cong) 而除去水中的鈣離子。
投加石灰所耗成本低,原水鈣含量高配而補水量又大的循環冷卻水係統常采用這種方法。
03
加酸
通常是加硫酸,因為(wei) 加鹽酸會(hui) 帶入氯離子,增加水的腐蝕性;加xiao酸則會(hui) 帶入xiao酸根,有利於(yu) 硝化細菌的繁殖。
04
通CO2氣體(ti)
將二氧化碳氣體(ti) 或煙道氣體(ti) 通入水中,破壞沉澱平衡,使其向左進行,從(cong) 而穩定重碳酸鹽。
05
加阻垢劑
從(cong) 碳酸鈣的結晶過程看,如能投加某些藥劑,破壞其晶體(ti) 增長,就可達到控製水垢形成的目的。目前使用的各種阻垢劑有聚磷酸鹽、有機多元膦酸、有機磷酸酯、聚丙烯酸鹽等。
4
汙垢的控製方法
01
降低補充水濁度
天然水體(ti) 因為(wei) 泥沙、腐蝕生物以及各種懸浮物和膠體(ti) 等等,他們(men) 構成水體(ti) 的濁度。作為(wei) 循環水來說,濁度越低越好,說明循環水的雜質少,當循環冷卻水的進水水質不好,必須要進行預處理。循環水處理中懸浮物濃度不宜大於(yu) 20mg/L,當換熱器的形式為(wei) 板式或者翅片管式和螺旋板式時候,不宜大於(yu) 10mg/L。
02
進行好循環冷卻水水質處理
循環冷卻水主要是防止水垢和腐蝕。當進水水質不好,勢必導致水垢和腐蝕的產(chan) 生,同時會(hui) 有大量的細菌滋生,從(cong) 而形成汙垢,因此,做好水質處理,是減少係統產(chan) 生汙垢的方法。
03
投加阻垢劑、分散劑
在進行阻垢、防腐和殺菌滅藻處理時,投加一定量的分散劑,也是控製汙垢的有效方法。分散劑能將大的泥團分散成懸浮在水中細小微粒,隨著水流的流動而不沉積在傳(chuan) 熱表麵上,從(cong) 而減少汙垢對傳(chuan) 熱的影響,同時,部分的懸浮物還可以隨排汙水排出循環水係統。
04
增加旁濾設備
即使在水質處理上麵做的非常好,進水的濁度也控製的比較好,循環水中的濁度仍然還是會(hui) 不斷的升高,從(cong) 而加重汙垢的形成。循環冷卻水係統在穩定操作的情況下濁度會(hui) 升高的原因是由於(yu) 冷卻水經過冷卻塔與(yu) 空氣接觸時,空氣中的灰塵會(hui) 被帶入水中,從(cong) 而導致濁度的升高。增加旁濾設備可以減少灰塵進入循環水。隻要控製旁流量和進、出旁流設備的濁度,就可以保證係統在長時間運行下濁度也不會(hui) 增加,維持在控製的指標內(nei) ,從(cong) 而減少汙垢的生成。
微信掃一掃